從事教職十餘年來,孩子的出生率逐年的下降,相對的,父母對寶貝的期望也愈來愈高。


以前的父母對幼兒教育的想法是”托育一下,帶孩子嘛,吃好”就可以了,所以能省則省。家中有人帶就留家裡,沒人可幫忙時就找便宜的托育機構。而且還喜歡買菜送蔥能砍殺多少絕不錯過。
 

現代忙碌的父母,因為與孩子相處時間不多,為了工作把孩子送到托育機構除了希望孩子平安快樂也期望孩子,「不要輸在起跑點上」。也就是看準父母的這種心理,許多園所標榜「雙語」、「全美語」、「三語教學」以及各種的才藝學習,目的是什麼?就是讓父母願意掏腰包買單。因為班級的人數少,以傳統園的收費方式,根本無法滿足家長的大量需求,另立名目,比如「美術課」「舞蹈課」「體能課」「美語課」「日語課」「數學課」「棋藝」「音樂課」等來多收費用,藉以維持收支之穩定平衡。
Judy個人主張:「凡事要看根本,不要被外貌所迷惑」如此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。以幼兒教育而言,基本上,年紀愈小需要保育的愈多,但教育也是必要的。接受各種文化刺激,接觸各種生活中的人、事、物,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等。隨著年紀漸長,幼兒的能力與成熟度也跟著增加,這時,課程的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就要跟著作變化調整。
 

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有他的學習成長力,教要給予重視與啟發,不容忽視。比如種子的休眠期,給予剛好的水份滋養,一旦發芽成長時,速度是驚人的,反之不給水或給多,不是乾死即是泡水腐爛。


孩子的學習如何給?Judy老師覺得凡事”投其所好”是最好的策略。孩子喜歡什麼就給他什麼。

 

這學期我的語文教材-中文、英文、日文教學,全部都搭配唱跳的兒歌模式,半個月下來,孩子們愛唱愛跳,根據家長的分享,孩子們回家也是歌唱,手指謠、英文、日文兒歌又唱又跳。長輩誇讚寶貝們大方有禮貌,而且很敢show,還有家長問老師:「寶貝麼愛唱歌是否該去音樂班,開發歌唱潛能?」根據孩子的敏感期與偏好,給與學習刺激,可以達事半功倍之效益,就像先前提到的種子一樣。
受過師培訓練的幼教老師最壇長的事情就是做「課程統合」的工作。比如:

1、語文和體能結合設計「動物party」 的活動。

2、「青蛙兒歌」---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晴、四條腿、噗通,跳下水。兩隻青蛙……。這就是數學的倍數概念和語文兒歌律動的統整課程。

至於美勞科的教學則視孩童的發展階段作能力上的引導,名畫、作品介紹、欣賞、認識顏色,光線,明暗以及視覺上的前後配置、面積大小之比例……。比如兩歲左右的寶貝受限於小肌肉發展未臻成熟、協調能力亦尚待發育成熟階段,由認識顏色及素材開始,簡單的貼印、吹、滾等,創作練習的素材遊戲,孩子不但可以學,可以玩,更有作品呈現,對於幼兒心理上成就感的滿足與自信心的建立,有實質上的大助益。

 

  在課程深度及內容上面,自然需要作適度的調整與要求。也就是說在各種不同生活領域的知識給予充分的刺激,運用各種孩子喜愛,感興趣的方式來讓他玩,從玩遊戲之中有系統的讓孩子自己建構知識,接受各種常識的元素形態。

 

 雖然孩子僅兩歲多,也是需要引導啟發,只要方法對了,學習力超強的幼兒,其吸收表現狀況將會是相當令人刮目相看的唷!以本園幼小班(1.2—1.5歲)的小朋友為例,經過訓練課程,自己可以穿拖鞋子 ,脫褲入廁,自行喝水(用杯子)自己用餐,還會一邊唸唱歌謠一邊跳舞,對於語文的理解能力超級強,寶貝班八個月大的寶貝會跟著音樂打節拍,聽到歌曲會哼唱,爬行技術高超,也會辨識同樣的物品與顏色呢,至於小小班(2歲)的小朋友表現又更精彩,除了各種兒歌唸唱跳舞,詩詞的背誦,各種問候語,情緒的表達,詞彙相當的豐富,而且運用得宜。還會自己穿脫衣褲、刷牙、洗臉一點都不含糊。透過老師的課程教學,常識也相當的豐富呢!
     ”夢想有多大 力量就有多大” ,在茱蒂園這一方小小的耕地裡,我願意做一個懷抱遠大夢想與願力的園丁,努力勤快的耕耘,呵護這群寶貝們快樂、平安的成長與茁壯,不負諸位家長的託付與愛護。